行业动态
煤炭运输中的物流信息化建设

阅读数:2025年04月17日

在能源供应链体系中,煤炭运输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关键环节,其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成本。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,传统依靠人工调度的运输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物流需求,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。

一、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价值

1. 运输可视化管控

通过车载GPS、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,实现运输车辆实时定位与轨迹追踪。某大型煤炭集团应用物联网平台后,车辆周转率提升27%,异常停留时间减少43%。

2. 智能调度系统优化

基于历史运输数据构建算法模型,可动态调整运输路线。山西某物流园区引入AI调度系统后,单车月均行驶里程降低15%,同时运力利用率提高至92%。

3. 供应链协同管理

搭建ERP与TMS系统集成平台,打通矿区、铁路、港口等多环节数据流。神华集团实践表明,信息化协同使订单响应速度提升60%,库存周转天数缩短8天。

二、关键技术应用场景

1. 大数据分析平台

采集气象、路况、市场需求等300+维度数据,建立运输需求预测模型。国家能源集团应用后,旺季运力准备准确率提升至85%以上。

2. 区块链存证系统

在煤炭质量溯源环节,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检测数据,确保63项质量指标不可篡改。内蒙某口岸应用后,贸易纠纷率下降76%。

3. 无人值守磅房

结合AI图像识别与自动计量技术,单车过磅时间从3分钟压缩至40秒,年节约人力成本超200万元。

三、实施路径建议



1. 基础设施层:优先部署5G专网、LoRa物联网等新型网络,确保矿区、道路等场景全覆盖。

2. 平台建设层:选择具备弹性扩展能力的云计算平台,建议采用混合云架构保障数据安全。



3. 人才培养层:建立"数字化专员"培养机制,重点培育数据分析、系统运维等复合型人才。

当前行业信息化率仍不足35%,但领先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吨煤物流成本下降18-22元。随着"双碳"目标推进,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预计将突破120亿元,构建"数字孪生+绿色物流"新生态将成为竞争焦点。需要警惕的是,部分企业存在重硬件轻软件、系统孤岛化等问题,建议参考《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指南》行业标准,采取分步实施策略。
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:煤炭运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模式

下一篇:煤炭运输车辆的维护与管理技巧

最新推荐
预约产品演示

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
男     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