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煤炭运输重载路段路面健康监测系统实施指南

阅读数:2025年04月27日

随着煤炭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,重载路段的路面承载压力日益加剧,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养护需求。本文将系统阐述路面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路径,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。

一、系统架构设计

1. 感知层部署

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动态称重设备,以200-300米为间隔布设应变监测点,重点覆盖弯道、坡道等易损路段。压电传感器需嵌入路面基层5-8cm深度,采样频率不低于100Hz。

2. 数据传输方案

建议搭建LoRaWAN低功耗广域网络,配合4G/5G冗余链路。数据包应包含时间戳、GPS坐标和荷载特征值,传输延迟控制在3秒以内。

3. 数据分析平台

需集成BIM+GIS三维建模功能,开发专项算法库:

- 基于FEM的沥青层疲劳损伤模型

- 多轴荷载叠加效应分析模块



- 路面剩余寿命预测算法

二、关键实施步骤

1. 前期路基评估

使用落锤式弯沉仪(FWD)进行路基模量检测,结合探地雷达扫描隐蔽缺陷,建立初始健康档案。

2. 传感器网络施工

采用非开挖式埋设工艺,确保传感器存活率>95%。温度补偿模块需与主控单元同步校准,误差范围±0.5℃。

3. 系统联调测试



进行72小时连续荷载试验,验证系统在以下工况的可靠性:

- 单轴13吨标准荷载

- 40km/h动态通过场景

- 暴雨天气下的数据完整性

三、运维管理要点



1. 建立三级预警机制:

- 轻微损伤(黄色预警):局部修补

- 中度损伤(橙色预警):专项加固

- 严重损伤(红色预警):封闭抢修

2. 数据应用策略

每月生成结构健康指数(SHI)报表,结合历年气温、运量数据建立退化预测模型,指导预防性养护决策。

本系统实施后,可降低养护成本30%以上,延长路面使用寿命2-3年。建议每季度进行传感器标定,每年更新分析算法,持续提升监测精度。
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:2025年煤炭物流网络攻击防护与数据备份标准

下一篇:2025年煤炭物流废水处理系统的环保标准与实施

最新推荐
预约产品演示

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
男     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