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数:2025年04月28日
随着中国“双碳”目标的持续推进,砂石运输作为建材产业链中碳排放密集型环节,即将在2025年全面纳入碳积分交易体系。这一机制的落地将重塑行业生态,推动传统运输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一、政策背景与行业现状
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砂石运输环节需在2025年前建立碳足迹核算标准。当前该行业年碳排放量约1.2亿吨,占建材物流总排放的35%,其中柴油货车占比高达78%。新机制将通过“基准线法”设定不同运输场景的碳排放限额,超额排放需购买碳积分,而清洁能源车辆则可产生可交易积分。
二、交易机制的核心设计
1. 计量体系:采用“吨公里碳排放因子+载重系数”的双重核算模型,北斗定位系统实时采集运输里程数据
2. 配额分配:首年按行业平均水平的90%免费分配,后续逐年递减5%
3. 交易规则:积分价格挂钩全国碳市场,设置20元/吨的浮动下限
4. 技术认证:纯电动/氢能重卡每万公里可获15积分,LNG车辆获8积分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
头部企业如海螺物流已启动三大转型:
- 车队电动化:2024年计划置换300台换电重卡
- 路径优化:引入AI调度系统降低空驶率至12%以下
- 碳资产管理:成立专项小组开发CCER林业碳汇项目
四、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
1. 中小车队改造难:建议采用“融资租赁+积分分成”模式
2. 计量争议: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运输凭证存证中的应用
3. 区域差异:建立跨省核算协调机制
行业专家预测,该机制实施后可使砂石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23%,同时催生约50亿元的碳交易市场规模。未来随着碳价上涨,电动重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将提前2-3年显现。企业需把握政策窗口期,将碳成本转化为技术升级动力,方能在绿色物流新赛道占据先机。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