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数:2025年05月19日
在现代化仓储管理中,立体货架作为核心存储设备,其安全载重标识的清晰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。近期某物流中心在例行检查中发现,部分高位货架的载重标识因长期磨损导致模糊不清,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本文将系统分析该案例的整改过程与技术要点。
问题背景
该物流中心采用组合式重型货架,设计层载为3吨/层。现场核查显示:
1. 32%的横梁标识因叉车碰撞磨损无法辨认
2. 部分区域标识喷涂位置不统一
3. 个别货架存在私自改装未更新标识的情况
标准化整改方案
1. 技术评估阶段
- 使用激光测距仪复核货架结构尺寸
-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重新校核承重数据
- 建立货架ID编码体系(含材质/规格/安装日期)
2. 标识系统升级
- 采用阳极氧化铝标牌(耐候等级IP65)
- 实施三重标识体系:
▸ 横梁端部:激光雕刻永久标识
▸ 立柱中部:反光贴纸(中英文对照)
▸ 巷道入口:电子显示屏动态提示
3. 管理配套措施
- 开发货架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扫码查询技术参数
- 制定《货架标识维护规程》,明确月度巡检制度
- 对叉车操作员开展专项培训(含标识识别考核)
实施效果
整改后6个月的跟踪数据显示:
- 标识可辨识率从68%提升至100%
- 货架相关事故率下降82%
- 第三方审计获得ISO9001仓储管理专项认证
本案例表明,通过"技术加固+标准统一+数字赋能"的立体化整改模式,可有效解决传统标识管理的痛点。建议企业参照GB/T 27924-2011《工业货架规格尺寸与额定载荷》标准,建立预防性维护机制。未来可探索RFID智能标识等新技术应用,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。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