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数:2025年07月20日
在农产品流通领域,生鲜损耗一直是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。传统冷链物流覆盖不足,导致田间到餐桌的损耗率高达20%,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,也制约了农民增收。
光伏冷库技术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通过太阳能供电的模块化冷库直接进驻田间地头,实现农产品采摘后的即时预冷。数据显示,采用该技术后,荔枝、草莓等易腐农产品的损耗率显著下降至5%以内。
网货平台正积极布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。某头部平台今年已在12个农产品主产区建成分布式光伏冷库网络,配合智能温控系统,形成"产地直采+全程冷链"的新模式。这种前移式冷链不仅降低了运输损耗,更使农产品溢价空间提升30%。
专家指出,冷链"最后一公里"的突破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结合。光伏冷库的零碳特性既符合双碳目标,其低运营成本又适合农村场景。未来三年,预计该模式将覆盖全国80%的生鲜主产区,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格局。
田间冷链的升级正在创造多赢局面。消费者获得更新鲜的食材,农民实现增收,电商平台则建立起竞争壁垒。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农业流通革命,正在改写中国生鲜市场的游戏规则。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