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数:2025年11月13日
电动货车就一定是“零碳”的吗?面对客户要求提供全程碳足迹数据的合同,某物流经理被问住了。他的车队早已电动化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在欧盟碳关税和国内ESG强制披露的倒逼下,“零碳”不再是可选项,而是生存的必答题。这场考试,考核的是从能源源头到车辆报废的全生命周期,而很多企业,还停留在第一页。

01 换了电动车,离"真绿"还差得远
截至2025年,全国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突破150万辆,每100辆物流车里就有28辆是电动车。但90%的企业还抱着"车换电=碳达标"的老黄历。真相有点扎心:一辆电动货车的碳足迹,远比你想的复杂。
如果你充的是煤电,百公里50度电的碳排放约45公斤,只比柴油车少20%。但如果用的是光伏绿电,排放基本接近零。另外,电池生产占整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40%以上。一块100度的三元锂电池,还没装车就已欠下8吨二氧化碳的"碳债",相当于燃油车开3万公里。最后,空驶、怠速、低效调度,能把电动车的碳优势吃得一干二净。货车平均28%的时间在空跑,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电白烧了,碳也白排了。
重庆一家汽车超级工厂的智慧物流港算过这笔细账:通过智能调度,一年减少856吨二氧化碳排放。什么概念?相当于15辆重型卡车整整一年的排放量。
02 给碳排放"记账",得有这三招
要让碳排放"有迹可循",得靠物联网、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三样。
第一招:给车装个"碳表":新能源货车原本就有车载智能终端,能采集200多项数据。现在加个"碳计量"功能,就能精确记录:
跑了多少公里,耗了多少电
在哪个电站充的电(煤电还是绿电)
装了多少货(空载和满载耗电差30%)
司机怎么开的(急加速多,碳排放就高)
江苏有家车企推出新款碳计量终端,误差不到2%,成本只要200块,让每辆车都成了会自己算账的"会计"。
第二招:给数据"上锁"
碳数据最怕造假。京东物流用上区块链技术,把每辆车的充电记录、行驶轨迹、耗电数据实时上链,生成一张无法篡改的"碳身份证"。
货主扫码就能看到这批货的真实碳足迹,国际认可,审计也认。平台积累的碳减排量还能换成碳积分,在碳市场换成真金白银。数据从成本变成了资产。
第三招:让AI"当家"
有了数据,AI就能帮你省钱减碳。它会告诉你:
走A高速虽然近20公里,但全是上坡,耗电反而多;嘉定服务区凌晨2点充电最便宜,而且用的是风电;老王开车急,百公里比别人多耗8度电,得培训了。
深圳某快递公司接入AI系统后,单均碳排放从2.3公斤降到0.8公斤,一年减了6000吨。按碳市场价,这值好几十万。

03 零碳供应链,远不止车的事
算清一辆车的账只是开始,真正的零碳要把生产、仓储、包装、回收全串起来。
生产端:河北固安有家电车工厂,屋顶铺满光伏板,电池生产100%用绿电。每辆车出厂就自带"零碳出生证明",起点就赢了。
仓储端:京东"亚洲一号"仓库用AI调控照明和温度,能耗降了15%。圆通在上海、杭州的转运中心屋顶也装了光伏,一年发的电相当于种了10万棵树。
包装端:菜鸟的"绿网计划"用可循环塑料箱,一个箱子能用50次,比纸箱减碳60%。新能源车运着循环箱,算是双重绿色。
回收端:宁德时代和物流公司合作,把退役电池从全国各地的4S店收回来。用返程空车运,既省运费又降碳,回收率提到90%,账目终于闭环。

04 零碳不是花钱,是赚钱
很多人以为搞零碳是赔本赚吆喝,其实碳足迹追踪不是成本,是资产。
先说合规。欧盟碳关税来了,没有碳数据,出口要多交10%-30%的税。有完整碳足迹的供应链,关税能省一大笔,这是硬碰硬的竞争力。再说省钱。京东物流靠智能路径规划,一年运输成本省了超10亿。碳排放降了,电费也降了,省下的都是利润。最后说赚钱。广州碳交易所已经上线"物流碳账户",司机每减1吨碳,能换50块钱或充电券。货主愿意为真正的零碳服务多付5%运费,司机、平台、货主三方都能分到钱。

05 未来:每票货都有"碳身份证"
不久的将来,你网购时可能会看到: "这批水果运输碳排放0.3公斤,由张家口风电驱动电动车承运,包装用可降解材料。如需碳中和,请支付0.2元购买碳汇。这听起来科幻?京东"青流计划"已经覆盖了百万订单,顺丰也送出了第一票"碳中和快递"。
当碳足迹从"可选项"变成"必答题",当零碳从"概念"变成"可量化、可交易、可变现"的资产,整个供应链都在被重写。马士基集团中国区总裁有句话说得实在:"我们这不是在做慈善,是在打造2040年还能继续做生意的通行证。"
06最后
别再问"为什么要算碳足迹",得想想"算不清楚,下一个订单还会轮到你吗?"碳,正在成为供应链的硬通货。以前比的是谁便宜、谁快,未来比的是谁更干净、更透明、更可持续。算账,不能只算小钱,不算大势。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