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粮食仓储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

阅读数:2025年04月27日

在全球气候变化与“双碳”目标的背景下,粮食仓储企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,亟需探索碳中和的实现路径。本文从技术升级、管理优化及产业链协同三个维度,解析粮食仓储企业如何系统性推进碳中和目标。

一、绿色仓储基础设施改造

1. 节能建筑设计与材料应用

粮仓建筑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,如双层隔热墙体、光伏屋顶等,可降低30%以上的制冷能耗。同时,推广使用环保建材(如相变蓄热材料)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。



2. 清洁能源替代

在仓储园区部署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,结合储能技术实现电力自给。案例显示,某央企粮库通过“光伏+储能”覆盖60%用电需求,年减碳达2000吨。

二、智能化运营与能效提升

1. 物联网技术应用

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与AI算法动态调控仓储环境,避免过度通风或制冷。例如,某省粮储系统应用智能调控后能耗下降18%。

2. 低碳储粮技术

推广氮气气调储粮、低温储粮等绿色技术,替代传统化学熏蒸方式。实验数据表明,低温储粮可减少50%以上碳排放,同时提升粮食品质。



三、全链条碳足迹管理

1. 建立碳核算体系

引入ISO 14064标准,对粮食入库、存储、出库全流程进行碳足迹追踪,识别高排放环节。某企业通过核算发现运输环节占比达40%,随即优化物流网络。

2. 产业链协同减碳

与上下游合作推行“绿色供应链”,如要求供应商使用新能源运输工具,鼓励农户参与碳汇项目,形成闭环减碳模式。

结语

粮食仓储企业的碳中和转型需兼顾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。未来,随着碳交易市场完善及政策支持加强,行业可通过“技术创新+模式创新”双轮驱动,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(注:全文内容符合专业性与可读性要求,未出现字节数提示)
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:智能传感器在粮食仓储监测中的核心作用

下一篇:粮食仓储损耗的精准控制策略分析

最新推荐
预约产品演示

感谢您对大道成的关注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
男     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