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数:2025年03月10日
某洗煤厂数字化升级记:从"人盯人"到"数据管"的转变
老底子遇到新问题
这家年产28万吨洗精煤的企业,每天有近百辆货车进出厂区。之前的管理模式就像"打游击":
调度员拿着对讲机满院子跑,经常出现两辆车同时堵在煤仓口
仓库和地磅数据对不上,月底盘点能差出上千吨
运输公司结账总要扯皮,因为手工记录的车次、吨位经常出错
每年五千多万的物流费里,估计有十分之一耗在了这些"内耗"上。
数字化改造三步走
先搭个数字底座
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Excel表格、纸质台账,全部搬到统一的云平台上。现在煤仓库存、车辆位置、磅房数据就像外卖接单一样实时更新,装车工在手机App上就能看见哪辆货车到厂了。
重点打通五个环节
智能调度中心:大屏显示所有货车实时位置,系统自动规划装煤顺序,司机再不用在厂里绕圈找煤仓
电子煤票中心:运输公司线上领电子运单,货车出厂时扫码自动核对吨位,运费结算从7天缩短到24小时
视频监控中心:在煤堆装车点加装AI摄像头,自动识别装车冒顶、车辆插队
设备管理中心:给每台洗煤设备装上传感器,维修工提前收到"设备喘粗气"的预警
数据分析中心:每天自动生成运营日报,原来需要3个人算一上午的数据,现在点开手机就能看
厂长办公室的"作战地图"
二楼新装的运管驾驶舱大屏,把原来散落在各处的信息都串了起来:
红色数字显示3号煤仓库存低于警戒线
绿色箭头标着正在往河北方向去的5辆货车
弹窗提醒今天下午有3辆挂车超时未出厂
看得见的改变
货车平均在厂时间从4小时压到2.5小时,司机老李说:"现在像走流水线,进厂就知道该去哪装煤"
财务部核对运输账单的工作量少了70%,因为系统自动扣除了亏吨部分的运费
去年冬季因调度失误导致的煤仓空置问题,今年再没发生过
负责人的大实话
"刚开始觉得数字化转型就是买电脑装软件,真做起来才发现是管理方式的革命。现在不用扯着嗓子喊人,盯着数据就能管好厂子。最意外的是运输公司主动给我们降了运费单价,因为他们车队的空跑次数变少了。"
*凡本网注明来源:“大道成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
*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大道成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*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